咏鹅_咏鹅儿歌视频

暑假期间,跟几位教师同行参加了一个小朋友们的活动,我们语文组主要负责教孩子们一些古典诗词。本以为这是一项很简单的工作,不曾想却被孩子们的一个个“灵魂拷问”问得快下不来台了。

有人问:“李白、杜甫天天到处玩,拿什么养家,是不是吃软饭的?”也有人问:“老师,你们读了那么多古诗词,怎么自己一首都写不来!” 这两个问题我们都还能勉强答上,毕竟李白杜甫其实也是有过工作的,而现代写不来诗词的也不只我们这些小老师。

咏鹅_咏鹅儿歌视频 第1张

但当我们教完孩子《咏鹅》后,一个6岁孩子读出的问题,则让好几位老师都摇头说:我不便回答。他的问题是:老师,如果《咏鹅》是我写的,还能火这么多年吗?

一:为何会有这样的提问?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诗是骆宾王7岁时写的。骆宾王的名气和水平自然不用质疑,毕竟是“初唐四杰”之一。但这不代表他的每首作品都很有水平。比如这首《咏鹅》,传到现代后就引起了不少争论。它的问题集中起来包括两点:

咏鹅_咏鹅儿歌视频 第2张

其一,语言太直白、也太简单。在多数现代人的观念里,一首好的古典作品至少不能是看一眼就能懂的,总得有点儿意境的渲染、有点儿象征性的意象。但骆宾王这首诗,是真的没有。

其二,太容易被模仿。在我们的观念里,一首作品要称得上是千古名作,自然要是“一直被模仿,人未被超越”神作。但《咏鹅》似乎很容易模仿,比如曾有位老大爷仿出了首《咏鸡》:

鸡,鸡,鸡,尖嘴对天啼。

三更呼皓月,五鼓唤晨曦。

咏鹅_咏鹅儿歌视频 第3张

后来,《咏狗》、《咏龟》、《咏鸟》、《咏猫》等,都纷纷登场。似乎只要顺着这个格式把文字往里一填,人人都能成为诗人。凭着以上两点,《咏鹅》水平不够高的说法,似乎被坐实了。

二:《咏鹅》在唐代走红有两个必要因素

我们都知道,古代有一种诗叫“神童诗”。古人对“神童”的追捧,和现代人对十几岁就能上北大清华的天才少年之追捧是一样的。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如果《咏鹅》是一个成年人写的,它肯定是无法火的。

孩子的灵魂拷问是“如果《咏鹅》是我写的,还能红这么多年吗”,他真正想问的其实是:“如果像我这么一个没名气的普通孩子回到唐朝,写了这么一首诗,那会不会红?”

咏鹅_咏鹅儿歌视频 第4张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要明白《咏鹅》走红的两个重要因素:

首先,他的父亲要在文坛,哪怕只是在才子圈里有一点的名气。史书上说骆宾王出身微寒,但事实上这是相对刘禹锡、晏殊、柳宗元等超级名门望族家庭来说的。跟他们相比,骆宾王那个在青州当县令的父亲当然算不得什么。但一个县令家少爷的地位,也绝非是一个普通人家的读书人能比。

正因如此,在骆宾王7岁那年,才会有一群文坛才子来家里拜访他父亲。于是,骆宾王便即兴写下了这首诗。众人一听觉得水平不错,这才把此诗传播了出去。试想,如果没有这样的才子圈,一个农村娃儿看见一头鹅,就算他念出了这首诗又由谁来替他传到文坛呢?这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咏鹅_咏鹅儿歌视频 第5张

其次,骆宾王成年后的成就,让此诗更加有名。名人效应在任何时候,都是有的,古今皆是如此。骆宾王成年后写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帝京篇》,都让他有了名气。特别是武则天在读完他的檄文后,对当朝宰相说的那句“有如此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也”,则更是让他名震文坛。

有了女皇帝如此推崇,那各类写古籍的文人墨客,自然要好好地考究他的生平。于是,各种小时候的事也就被扒了出来,越传越神。

三:《咏鹅》很好,但答案很现实

就算《咏鸡》、《咏猫》都能写得和《咏鹅》很像,我们也不能否认它的价值。毕竟,后来人写得再好,也不过是用骆宾王的思维去套写。再说,古代那么多更加位高权重的文人都有儿子,为啥只有骆宾王能红?由此可见,《咏鹅》的整体水平是有的。

咏鹅_咏鹅儿歌视频 第6张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咏鹅》很好,但答案很现实。也就是说,没有好的家世和生活环境,普通人写的很难走红。但同时,有了好的家世背景,诗本身写得没有水平或者诗人长大后就泯然众人,也很难流传至今。

小结:《咏鹅》能火到今天,是很不容易的,它的传奇也很难被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