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至善什么意思(止于至善下一句是什么)

止于至善什么意思(止于至善下一句是什么) 第1张



你好,我是老余。

朱圣人给我们指明了阅读《四书》的先后顺序:先读《大学》、再阅《论语》、次读《孟子》,最后是《中庸》。

之所以要先读《大学》,是因为它搭建了儒学大厦的地基和承重墙,名曰“三纲八目”。把这11项弄懂了,后面我们再品儒学大家们的思想,心里就有了归拢的地方。

《大学》中也说:“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我们就从《大学》开始吧。

知道你工作忙没时间琢磨,我辛苦点,每天花几个小时,争取把一个问题在3000字以内讲清楚,这样你就能在5分钟左右读完。

东西非常多,但圣人告诫我们:学习要下“日日不断、滴水穿石”之功。

我深以为然,如果你也认可,那接下来我们就相依为伴,共同精进。


儒家经典《大学》解读:第二篇

(一)

上篇说了,《大学》是建造儒家思想大厦的地基和承重墙,开篇就是儒学的“三纲”: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第一纲),在亲民(第二纲),在止于至善(第三纲)。”

上篇说完了第一纲——明明德。

本篇把剩余的两纲讲明白——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二)在亲民

朱熹说,亲民就是在自己“明明德”(擦亮自己)后推己及人,让周围的人也「革新其旧」,变得“明德”起来,有一份报纸叫《新民晚报》,“新民”也是这个意思,开启民智。

我们常说,要做最好的自己,也就是商汤说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好一点点。

所以,三纲中的第一纲“明明德”就是「擦亮自己」,第二纲“亲民”就是「照亮别人」,提高自己的修养,然后带动周围的人一起提升。

注意,这里的“亲民”不是说教,而是用行动去影响,让自己的行为成为榜样,这就是儒家说的「率先垂范」。

这一点,我们拿两个场景来说:

1、在教育孩子时。

蒙台梭利说0--6岁的孩子有吸收性心智,这个特点就是全盘吸收他周围的一切,你看书他就看书,你打王者荣耀他就玩吃鸡,你刷泡沫剧他就看光头强... ...

此时,你拿出家长的权威有用吗,多半没用。不仅没用,他大概率还会撅起小嘴说,你能打游戏,为什么我不能?你自己都做不到,为什么要求我做到?

即使真的被逼着去写作业,在极不情愿时地学习,那也就是在淫威下做个样子,避免挨打而已,学进去是不可能的。

我们都知道,家庭教育最好的方法是耳濡目染,你怎么做孩子们就会怎么做。

你在闲暇时间看书,孩子也会学你的样子看书。作为家长的你“日日新”,才有资格去带动孩子“又日新”。

所以,在教育孩子时,《大学》里早就明示了正确的的方法,唯有「率先垂范」,别无他法。

2、在职场中。

如果你是老板,是如何驱动下属的?

比如有个台湾有个做酒店的老板,遇到了一个问题:

当他的车和顾客的车同时到酒店门口时,门童第一时间跑来给他开车门,而不是给顾客开。

但他们公司的价值观是:客户第一。

要你这个老板,看到员工的行为违背了公司最基本的价值观,会怎么做?

直接训斥?开大会批判、重提价值观的重要性?还是以此为契机,让全体员工背诵、考试价值观,最后还将考试与奖金挂钩?

这些方法也不能说不对,但总归感觉像是生病了没找到病因,有隔靴搔痒之嫌。

其实,就像教育孩子一样,最好的方式还是「率先垂范」,我们看这个老板是怎么做的:

1、他什么批评的话也没说,下车就去给顾客开车门。

门童一看,立马明白了,且羞愧难当。酒店经理看到老板在干门童的活,立马跑下来说,对不起对不起,是我没有管理好。

老板说,没事,我是开酒店的,给顾客开车门也是我的本分工作。

2、直到让自己「率先垂范」的能量大到影响全公司才算完事。

给顾客开一次门,只能影响门童;

开一小时,只能影响一个部门。

如果是开两周的门,会怎样呢?

这个老板就这样站在那里给顾客开了两周的门,这样全公司的人都知道大老板在一线,大老板是真把「顾客第一」当真了。

于是,全公司开始反思、改进如何做好「客户第一」。

从此,「客户第一」的价值观才算真的植入到酒店的基因里。

这就是儒家三纲八目中的前两纲——自己“明明德”后,再用“亲民”,让周围的人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教育孩子是这样,治理公司也是这样。

好,我们再看三纲中的最后一纲——止于至善。

(三)止于至善

什么是止于至善?就是“日日新”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至善”状态就是“明明德、日日新”的最后状态。

止于至善的“止”,明朝改革家张居正说得很形象,就是到了这里就不走了,就像回家一样,到家了,就在这里停下、住下了。

至善,我理解的就是“存天理、灭人欲”的最后状态。

当然,这里的“人欲”,不是指普遍的欲望,灭人欲其实也不是让你去彻底佛系,什么也不想也不求,我理解的“人欲”就是过度了,物极必反了。

比如想吃好美食,这是不是人欲?

我觉得不是,但你天天放纵美食欲望,大鱼大肉吃出了三高,把身体都搞坏了,这就是百思特网人欲了。

西方的七宗罪中,贪恋美食毫无节制地把自己吃成了大胖子,就是这七宗罪里的一大罪,看来很多道理无论是什么门派、什么地域都是想通的。

所以,在吃饭上,“止于至善”是什么状态?

就是你可以吃可以喝,但要有个度,心里要有杆标尺有个刻度。假如7分饱是绝对正确的,也就是说吃饭的“至善”状态是“7”,那吃少了或吃多了都不是至善状态。

再比如孩子的睡眠时间,假如睡8小时是最佳配比,也就是睡觉的“至善”状态是“8小时”,睡多了睡少了都不是止于至善。

所以,止于至善就是“中庸”的状态(中,是不左不右、不偏不倚,就是恰到好处的刚刚好。庸,就是不变,所以中庸就是每次都百思特网是恰到好处,多一分则多,少一分则少)。

现在的你肯定有疑问了:这么精准,能做到吗?

孔子说:“中庸不可能也!”这种状态是不可能做到的。

既然不可能做到,为什么要有这个“止于至善”呢?

因为它的作用就只有一个,为我们提供一个标准!

就像圆一样,我们心里的圆可以想象得完美无瑕,但现实中的圆,无论谁画,用多高精尖的技术来画,用高倍放百思特网大镜一看,总会有瑕疵。

但这个标准必须有,且需要精准,这样我们就能随时检查自己,我们一日三省吾身才有参照物。

当然了,至善的状态还有最本质的东西——那就是完全没有私心。

人,怎么可能完全没有私心呢?

这也是一种不可能达到的状态,但这是标杆,就像微积分一样,我们可以无限去接近它。

为什么要无私?有私心、有强烈私心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不好吗?

对此,我就问一个问题:

有私心,这个世界就能如你所愿满足你的私欲吗?

显然不能。

既然不能满足,那你的烦恼是不是与日俱增?

比如你有私心地去帮助一个人,当你伸手的那一刻就开始想着回报了,一旦对方没有回报你,是不是会恼羞成怒?

但如果你是无私心地去帮助呢,效果就完全不一样,我帮助他是因为我的“明德”告诉我,对人施以援手是一个很好的德行,除了想帮,没有别的起心动念。

这样一来,别人不回报你,你不嗔不怒,别人回报你,你会有小确幸。

这就是无私和有私的最大区别——让你的心能静一些。

看来,“心底无私天地宽”,还真是有点道理。


(完)



【本文相关】

1、《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到底是什么意思?

2、《传习录》:为什么译文的每个字你都认识,却不知道它在说什么?

【下篇主题】

儒家“三纲”讲完了,下篇说一说“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举报评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