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效应(“沟通的漏斗效应”)

#师者说#百思特网 一天开会的时候,领导安排我:“明天请我们局的驾驶员到卫生健康局集中,服从县扶贫办的调度,参加脱贫攻坚交叉检查工作。,请驾驶员明天早上8点之前到位。”过了一会儿,我就把领导的意思转达给了驾驶员。

第二天早上7:00的时候,驾驶员打电话给我:“华哥,你昨天说没有说是多少时间去呀?我搞忘记了!”于是我又给他重复了一遍领导的要求。

漏斗效应(“沟通的漏斗效应”) 第1张


还有一次我请办公室的小妹妹通知各中小学校长开会。要到开会的时间了,我才发现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实验幼儿园园长没有参加开会。我就问小妹妹为什么不通知这些人呢?小妹妹说我没有同她讲要通知这些人。我一听就知道问题症结所在了——她是办公室新人,不知道我们习惯约定俗成的中小学校长,包括了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实验幼儿园园长。于是,我赶紧通知,幸好他们都是在城区居住,立即赶来,总算没有耽误开会。事后我才想起了“沟通的漏斗效应”。

“沟通的漏斗效应”是指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心里所想的是100%,说出来的只有心中所想的80%,别人听到的是你心中所想的60%,别人听懂的只有40%,结果执行了20%。如此这般,每一层漏掉20%,就好比是漏斗一样。

漏斗效应(“沟通的漏斗效应”) 第2张


办公室工作实践告诉我,工作中要尽量的避免“沟通的漏斗效应”的产生。“四通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避免效应的产生。

一是通过文字安排工作。在工作实践中,我经常把需要安排的工作通过文字的方式布置下去。在电话或当面沟通时可能会出现同音字、同韵字、记不全等现象。有一天到政府开会,领导安排:“请余庆中学尽快把复评工作列出清单……”我赶紧打电话给办公室的小妹妹,请她通知一下余庆中学。谁知道过了一小会儿,小妹妹又打电话问我:“余庆中学扶贫工作需要通知局负责脱贫攻坚工作的部门吗?”我一听,知道她没有看我发的短信——我在短信上告诉她的是“复评”,不是“扶贫”。于是我又提醒她:“看一下短信就知道了。”现在的语音输入速度非常快,一边说话一边就转换成了文字,和打电话差不多。最关键的是,通过语音输入转换文字可以梳理工作思路,反复修改。并且接受工作任务的同志能够保证接受的任务是原汁原味的,没有经过加工。并且记不住的时候随时可以再次翻看。

二是通过反馈核实工作。我经常和办公室的同志们讲:“办公室工作要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我的本意是除了真实的反馈工作推进的情况外,最重要一点是在反馈的过程中,领导可以随时掌握我们的方向是否正确,领导的意图是否得到贯彻和落实。反馈的过程是领导对我们方向进行修正,思路进行点拨的过程。出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纠正,也可有效避免“沟通漏斗效应”产生。有次办公室的小妹妹告诉我:“主任,你安排的回复市政府秘书七科的意见已经完成了,马上就回复!”我一听赶紧制止了她:“回复市政府的意见,需要通过县政府办公室回复,请把意见发给县政府办就可以了!”通过小妹妹的反馈,我及时的堵住了“沟通漏斗效应”带来的影响。

漏斗效应(“沟通的漏斗效应”) 第3张


三是通过现代办公手段予以弥补。有一次,我把不涉密的文件发给了在外地开会的领导,并且表达了自己内疚之情:“知道您在外面开会,但是这项工作确实很重要,必须要得到您的指示才能办理。”领导回复:“我们就是要通过现代的办公手段,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高效的处理各项工作!”互联网发展到今天,通过QQ、微信、录音等方式办公,也不是什么高难度的事情。这些办公手段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百思特网理解领导的指示和要求,确保领导的部署不折不扣得到落实,进而避免“沟通的漏斗效应”产生。我还经常和办公室的同志们说,办公室的座机电话尽量转接到手机上。对接到的会议通知一定要录音,避免我们记错会议的时间、地点、主题、以及注意事项等等。将会议通知梳理成文字后,再听一下手机上的录音,准确无误后,再将会议通知反馈给相关的领导或同志。通过录音,也有效地避免了“沟通漏斗效应”。

四是通过团队的力量接受任务。有几次我到领导办公室,领导安排了我一些工作。当时我也记了,且听清楚弄明白了。但在向领导反馈这项工作推进工作的时候,领导却对我的错误进行了纠正:“当时我和你说了的,怎么又忘记了?”后来,我去领导办公室领取工作任务的时候,除了涉密的工作外,很少一个人去。我总要叫一个人和我一起去,百思特网这样保证领导的指示和部署在我们接受的过程中尽量地避免信息的流失。遇到一些重要会议的时候,我也请办公室的其他同志参会,大家一起记录工作的安排和部署。有出入的地方,我们通过回忆及时修正,实在回忆不上来,再向领导请示。通过团队的力量,我们也减少了很多“沟通的漏斗效应”。

漏斗效应(“沟通的漏斗效应”) 第4张


我也是办公室工作的新兵,我力求以问题为导向,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所以有了此文。很多地方没有展开来讲,希望能给部分同样是新兵的办公室同志一点启发。同时,也抛砖引玉,请方家批评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