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在什么地方(哪一座武侯祠是“最正统”的)

勉县武侯祠,位于陕西汉中市勉县城西,距离城南定军山武侯墓仅四公里。勉县武侯祠始建于公元263年,是蜀汉后主刘禅亲自下诏、拨款建立的,既是全国最早的一座武侯祠,也是唯一的一座诸葛亮“官祠”,因此,勉县武侯祠被誉为“天下第一武侯祠”!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以后,由于他在民间和官方都拥有极高的声望,全国各地的百姓自发为他立庙祭祀,因此,纪念诸葛亮的祠庙在古代就数量繁多,保存至今,规模较大的就有九座,比较著名的有成都武侯祠、陕西宝鸡五丈原武侯祠、河南南阳卧龙岗武侯祠等等,其中成都武侯祠和勉县武侯祠都是“官方”建立的,不过成都武侯祠晚建了五十年。


陕西五丈原是诸葛亮去世的地方,后人在那里建了他的衣冠冢和祠庙,历代祭祀;南阳卧龙岗因为是诸葛亮躬耕之地,所建的武侯祠同样历史悠久。除此以外,全国很多和诸葛亮有渊源的地方也都建有武侯祠,人们之所以为诸葛亮建了这么多祠庙,主要还是因为他的高风亮节对后世的影响太深。


勉县武侯祠为什么会被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呢?一是因为诸葛亮的“真身墓”武侯墓就在不远处的定军山下,墓和祠隔汉江相对而立;二是因为这座祠庙“最正统”,由蜀国百姓倡议,朝廷出资建造,自古以来是民间和官方祭祀诸葛亮的重要场所。


不过我们会发现,这座天下第一的武侯祠其实建“晚了”,诸葛亮是于公元234年在五丈原积劳成疾去世的,而刘禅下旨修建武侯祠却是在29年以后的景耀六年(公元263年)春天,为什么会延迟这么多年呢?


根据史料记载,诸葛亮死后,蜀国人民感念他一生为国、鞠躬尽瘁的高尚品德,人们纷纷要求立庙纪念,但当时后主刘禅认为为诸葛亮建祠不合礼制,不予批准。老百姓只能在路边私自祭拜诸葛亮,到了公元263年,蜀汉的步兵校尉习隆和中书郎向充上表奏书,以“周人怀念召伯,越王勾践思念范蠡”的历史典故劝谏刘禅,为诸葛亮建祠立庙。


那么,刘禅为什么不同意为诸葛亮立祠庙呢?因为诸葛亮的影响力太大了,他去世以后全国各地的百姓纷纷请求在当地为建立祠庙来祭祀诸葛亮,成都也要建,而当时的惯例是建立单独的祠庙是可以的,但是在全国各地都建庙就有违礼制。另一个原因,成都是蜀汉的都城,有刘备家族的太庙,所以不能在成都为诸葛亮建庙。


就这样,民间纷纷私祭诸葛亮,朝廷犹豫不决,最终,刘禅采纳了习隆和向充的建议,用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在沔(min)阳县建了武侯祠。沔阳就是现在的汉中勉县,古代一直叫沔阳县、沔县,因沔水流经境内而得名。解放后文字改革,由于“沔”是生僻字,不易辨识,最后改为同音的“勉县”。


既然是由朝廷出资建造,勉县武侯祠的规模自然不会小,当年的建筑应该也是十分宏伟壮观的。历经一千七百多年的风雨,武侯祠历代都受到保护和修葺,现存古建筑主要是明清时期所建,坐南朝北,占地八十多亩,由七大院落,五十多间房舍组成,集古建筑、园林艺术、文学书画、雕刻彩绘于一体,亭台楼阁、古碑石刻、楹联匾额、古树名木遍布其间,堪称一座文物艺术宝库。

武侯祠在什么地方(哪一座武侯祠是“最正统”的) 第1张


武侯祠在什么地方(哪一座武侯祠是“最正统”的) 第2张

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宏伟的牌坊,高十米,八角飞翘,彩绘华丽,牌坊中宽六米,东西两侧各宽三米,四柱落地,灰瓦覆顶。牌坊上方一面隶书“汉丞相诸葛武乡忠武侯祠”十一个大字,另一面书“天下第一流”五个字。


大殿是武侯祠的主要建筑,殿内正中端坐诸葛亮塑像,羽扇纶巾,目光凝重,栩栩如生,两侧是关兴、张苞站像。大殿前额悬挂“忠贯云霄”匾额,是清嘉庆皇帝于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的御笔亲书。


另外,祠内还悬挂多面历代匾额:高山流水、醇儒气象、代仰清高、大汉一人、大器无方、天下奇才、其犹龙乎、山高水长、伯仲伊吕等等,都在歌颂诸葛亮一生淡泊明志、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


最能展示武侯祠历史的是院内的古柏,树龄都超过1700年,是初建祠庙是栽种的。生长极为缓慢的古柏在这里都长得高大参天,直径大都在一米左右,郁郁葱葱,据记载,以前武侯祠内有古柏六十四株,现仅存十八株,极其珍贵。


除了古树名木,勉县武侯祠自建立以来,还留下了历代名人的墨迹碑石,唐代李商隐、宋代陆游、明代薛宣、清代王士祯等人都曾赋诗题字,共有碑石六十多通,匾额三十多方,楹联二十余幅。


其中的唐碑和明碑最宝贵,唐碑是唐德宗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所立,碑文是沈迥所书的“蜀汉丞相诸葛武侯新庙碑铭并序”,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一批书法艺术名碑”。


天下第一武侯祠——勉县武侯祠位置在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县城以西约4公里的诸葛古镇,往南4公里左右,汉江南岸就是诸葛亮的真身墓“武侯墓”。勉县距离汉中市区约4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