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央视举办了首届春晚,形式相当“潮”:

台里放着四台电话,观众想看什么节目可以打电话点播,点到谁,谁就上场去表演。

那时候还没有专门的主持人,赵忠祥致开幕词,姜昆、马季、王景愚、刘晓庆四位文艺界名人担任“报幕员”。

赵本山实话实说_实话实说中央电视台 第1张

虽说节目是现场点播,但也要有备无患,于是导演要求每个报幕员都出一个节目。姜昆和马季表演相声,刘晓庆献唱两曲,王景愚表演了一个哑剧——《吃鸡》,这便春晚小品最早的雏形。

彼时刚在喜剧电影里崭露头角的陈佩斯,跟朱时茂一拍即合,排了些节目四处走穴。

还在二人转剧团里的赵本山,凭借一场传统戏中演盲人的绝活,于东北开始小有名气。

崭露头角的80年代

第一届春晚大获成功,央视极其重视这道“除夕盛宴”,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备下一届。

导演黄一鹤听说,八一电影制片厂的陈佩斯和朱时茂有个节目能让人捧腹大笑,便让姜昆去邀请他们。

赵本山实话实说_实话实说中央电视台 第2张

人是邀请来了,节目在审查时却被毙了。最后导演黄一鹤一腔孤勇,直接拍了板。上台表演前,他问陈佩斯和朱时茂:“你们表演的这个艺术形式叫什么啊,话剧吗?”两人想了想说:“就叫小品吧。”

1984年春晚,《吃面条》如期登台,以完全不同于哑剧的新形式,重新定义了中国小品。

陈佩斯那段对着空碗吃面条的无实物表演堪称教科书级别,让不少观众看了直喊饿。自此,小品成了春晚必不可少的一道“硬菜”,30岁的陈佩斯一战封神,被誉为“小品第一人”。

赵本山实话实说_实话实说中央电视台 第3张

那年的赵本山,在田间地头演出时,得到了铁岭市群众艺术馆馆长李忠堂的赏识,出演了他人生的第一部戏曲电视剧《摔三弦》。

赵本山实话实说_实话实说中央电视台 第4张

1987年,姜昆随艺术团到辽宁演出,结果遭遇冷场。无论他们如何费尽心思地抖包袱,观众就是不笑。后来姜昆找了个观众问:“你为什么不笑呢?”观众说:“你演得还不如我们铁岭的赵本山。”

当时赵本山在东北已经颇具人气,和潘长江搭档演的《瞎子观灯》深受大众喜爱,一天就要演四五场。其中一场演出,姜昆就在台下。看完节目后,姜昆发誓要把赵本山带到春晚。

赵本山实话实说_实话实说中央电视台 第5张

平分秋色的90年代

90年代的春晚,小品的风头已经盖过相声,成为了观众最期待的节目。也正是这个时期,又一个“小品王”初露锋芒。

1990年,33岁的赵本山带着小品《相亲》终于如愿以偿地登上了春晚。黑土地二人转文化滋养出来的赵本山,骨子里带着喜感,根植农村,取材民间,初次亮相便让人惊艳。

赵本山实话实说_实话实说中央电视台 第6张

同年,陈佩斯和朱时茂演绎了巅峰之作《主角与配角》。

赵本山实话实说_实话实说中央电视台 第7张

市面上大多数作品,小人物开头再惨,都会有个圆满的结局。

陈佩斯塑造的小市民,总有些急迫的理想:想上镜头的小演员,想挣钱的小商贩,想当个好人的小偷,想成为朱时茂那样高大上人物的配角。《羊肉串》《警察与小偷》《姐夫与小舅子》等都是如此。

赵本山实话实说_实话实说中央电视台 第8张

故事中的小人物会得到些机会,沉浸在实现理想的美梦中。最后梦醒了,观众却哈哈大笑,小人物还是小人物,永远当不了主角。正如陈佩斯所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1998年春晚,陈佩斯拿出打磨了七年的作品《王爷与邮差》。谁知上台表演时,却状况频出:工作人员将麦克风随意挂在戏服上,朱时茂刚上台麦就掉了,为了能让观众听清楚,只能挨着陈佩斯“蹭”麦。演到最后陈佩斯跑起来时,朱时茂只得扯着嗓子喊台词。同时,小品原本准备的声效光碟,由于失误也没给他们放。陈佩斯下台就哭了。

赵本山实话实说_实话实说中央电视台 第9张

小品的结尾,陈佩斯画着红脸蛋,戴着假辫子,留下一个远去的背影,那是他在春晚的最后一幕。

赵本山实话实说_实话实说中央电视台 第10张

1999年,陈佩斯因版权问题与央视决裂,一纸诉状将央视国际告上了法庭。最后,央视国际败诉,赔偿了三十多万,这一年的春晚,观众守在电视机前翘首企盼,却没有等到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出现,一个时代就此终结。

这个时期的赵本山,小品从最早的《我想有个家》这种温情路子,逐渐转向更高级的针砭时弊、极具讽刺的路线:《牛大叔提干》抨击社会上的“吃喝风”,直击腐败。《红高粱模特队》歌颂劳动人民,鄙视崇洋媚外。

赵本山实话实说_实话实说中央电视台 第11张

1999年,风头正盛的赵本山接到春晚邀请,希望他拿出一个有分量的小品,于是就有了他最具代表的作品——《昨天今天明天》。小品利用《实话实说》节目的外壳,通过农村老人的视角,反映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社会的变迁,相当主旋律。

赵本山实话实说_实话实说中央电视台 第12张

虽说赵的多数小品编剧都由何庆魁操刀,但赵本山的成功,也离不开他极高的喜剧天份和对社会底层的观察。

《昨天今天明天》彩排时,宋丹丹扮演的“白云”说自己“两颗门牙掉了”,导演组听了觉得太过平淡。恰巧隔壁房间几个演员在彩排一个下岗女工的故事,赵本山灵光乍现,便让宋丹丹将台词改为“两颗洁白的门牙,去年也光荣下岗了”,喜剧效果相当棒。

赵本山实话实说_实话实说中央电视台 第13张

赵本山演的小人物,大多是正派形象。从他塑造的角色身上,即便有些小心机与狡猾,但总能看到农民质朴不忘本的一面。车夫、大龄未婚男青年、农村老人等等小人物的内心被放大,最后落在了对大时代的颂扬之中,更容易被主流舞台接受。

各奔前程的00年代和10年代

陈佩斯离开春晚后,赵本山成了观众最期待的春晚“硬菜”。

进入新世纪,赵本山的小品讽刺渐少,不再一味追求价值观的传达,而是转向滑稽逗乐为主的喜剧表演。

与范伟、高秀敏合作的的《卖拐》《卖车》等“大忽悠”系列,既没有深刻的社会讽刺,也没有华丽的时代歌颂,而是把他最擅长的丑角艺术般上了舞台,并且大量地将“脑筋急转弯”运用到小品当中,成为了小品的主打。

赵本山实话实说_实话实说中央电视台 第14张

跟宋丹丹合作的的《说事儿》《策划》等“白云黑土”系列,延续了《昨天今天明天》的故事,体现了时隔多年两个老伴儿之间物是人非的矛盾冲突。到了《火炬手》,赵本山的作品受到了争议,前搭档跳出来评价该作品包袱不足,观众质疑其表现手法都源自赵本山徒弟。

2003年,赵本山成立了本山传媒,之后创立了以演出“绿色二人转”为主的“刘老根大舞台”,又先后制作了《刘老根》《乡村爱情》等电视剧,事业上如日中天。

从2009年开始,赵本山连续三年将徒弟推上春晚舞台,让小沈阳在当时火了一把。也许是力不从心,后期赵本山的小品质量有所下滑,尤其是2011年的《同桌的你》。

赵本山实话实说_实话实说中央电视台 第15张

2013年,赵本山正式宣布退出春晚舞台。

00年代,蛰伏已久陈佩斯靠一部话剧《托儿》彻底翻了身,在2001年的北京,话剧票房能到上千万,称之为神话也不为过。之后的作品《阳台》更是被上海戏剧学院选为教学案例,话剧舞台成为他的人生新起点。

赵本山实话实说_实话实说中央电视台 第16张

有人说如果陈佩斯没有和央视决裂,轮不到赵本山称霸春晚。也有人说在为数不多的两人同台交锋中,赵本山曾三次压过陈佩斯夺得语言类节目第一名。俩人的评价一直难分仲伯。

陈佩斯重新定义了小品,开创了春晚小品先河。赵本山又将二人转等地方特色文化与小品融合,给小品注入了新鲜的生命力。

赵本山实话实说_实话实说中央电视台 第17张

前者是学院派,作品更偏向话剧喜剧,突出小品故事的戏剧性,通过人物的反差和生动的表演来营造喜剧效果。后者偏是民间派,作品则更偏向二人转拉场戏,将包袱放在第一位,通过对底层生活的体验与观察,用贴近大众化的笑料来营造喜剧效果。

凭借扎实的基本功,陈佩斯完成了从小品王到话剧大腕的蜕变。不仅开了话剧培训班,还在今年的《金牌喜剧王》中以首席金牌导师的身份回归,传播他的戏剧理论。

赵本山实话实说_实话实说中央电视台 第18张

赵本山靠着天然的地域特色喜剧,用《乡村爱情》霸屏多年,从春晚小品迈向更广阔的世界,并且一路开枝散叶,所带的赵家班中,不少人走入了大众视野。

赵本山实话实说_实话实说中央电视台 第19张

无论是陈佩斯风靡的80年代,亦或是两者交集的90年代,还是赵本山称霸的00年代,都称得上是春晚的黄金时期。如今的春晚,既看不到《主角与配角》这样的充满戏剧性、雅俗共赏的喜剧作品,也看不到《昨天今天明天》这种笑点密集、金句频出的小品佳作。

怀念那个“喜剧王”迭出的春晚时代。

赵本山实话实说_实话实说中央电视台 第20张

作者:早安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