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下册目录第一单元 位置:1、 位置(1)2、 位置(2)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 十几减92、 十几减83、 十几减74、 十几减6、5、4、3、2第三单元 图形的拼组:1、 图形的拼组(1)2、 图形的拼组(2)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1、 数数、数的组成2、 读数、写数3、 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4、 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减法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1、 认识人民币2、 简单的计算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整十数加和减整十数2、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3、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1、 认识时间(1)2、 认识时间(23、 单元测试题第八单元 找规律: 1、 找规律(1) 2、 找规律(2) 第九单元 统计: 1、 统计 2、 单元测试题 第十单元 总复习: 1、 总复习(1) 2、 总复习(2)

一年级下册所学内容1.算数: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认识人民币3.分类与整理4.找规律这个可能不是最全面的,因为每个地区的教学课本上的内容都会有一些不同!其实可以让孩子参加下课外的培训对于孩子的数学学习也是很有效的~你可以试下火花思维的体验课,在国内这方面是最专业的了,适合3-12岁的儿童!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下册目录第一单元 位置:1、 位置(1)2、 位置(2)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 十几减92、 十几减83、 十几减74、 十几减6、5、4、3、2第三单元 图形的拼组:1、 图形的拼组(1)2、 图形的拼组(2)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1、 数数、数的组成2、 读数、写数3、 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4、 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减法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1、 认识人民币2、 简单的计算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整十数加和减整十数2、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3、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1、 认识时间(1)2、 认识时间(23、 单元测试题第八单元 找规律: 1、 找规律(1) 2、 找规律(2) 第九单元 统计: 1、 统计 2、 单元测试题 第十单元 总复习: 1、 总复习(1) 2、 总复习(2)

新华书店有卖,一般是在四楼右手边最靠墙的位置而且不算贵

追答 望采纳

小学一年级数学一般都学什么?不同版本的教材,所学内容不同。但大致学10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认识位置、认识基本图形、认识人民币、认识钟表等等。以下以人教版数学教材为例。   一、一年级上册所学内容1.认数:认识1-20以内的数;2.算数:20以内的进位加法;3.认识位置:前、后、左、右、中间4.认识钟表5.认识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二、一年级下册所学内容1.算数: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认识人民币3.分类与整理4.找规律拓展资料一年级数学电子课本网址,涵盖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冀教版、浙教版、青岛版、西师大版等7个版本。一年级数学电子课本

数字方面:100以内数字的认识和加减法,比较大小。几何方面:认识物体,图形(平面,立体)及简单组合,对位置的初步认识(左右,上下等)。认识钟表,人民币。总的来说,一年级的数学是很简单的,初步的。最重要的是培养小孩的学习能力,包括思维方式,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资料拓展 小学数学是通过教材,教小朋友们关于数的认识,四则运算,图形和长度的计算公式,单位转换一系列的知识,为初中和日常生活的计算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荷兰教育家弗赖登诺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的确,现代数学要求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来阐述世界。从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重新建构的过程,因此,做中学,玩中学,将抽象的数学关系转化为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将使儿童学得更主动。从我们的教育目标来看,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应用等综合能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教材不一样内容也不一样,人教新版上册是认识20以内的数,学习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认识钟表的整时,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学习比较数的大小,多少,下册是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认识100以内的数,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认识人民币,学会找规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上学期是1到20的加减 下学期是20到100以内的加减 能分得出三角形 正方形 长方形 圆形 平形四边形等图形 还有基本的加减应用看图题

可以下载“谷谷优小学数学”,动画式学习,边玩边学,我家孩子挺喜欢的!

9个:人教版、苏教版、青岛版、冀教版、北京版、西师版、浙教版、北师版和沪教版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本中关于“左右的区分”,有的是按观察者的位置来定位左右的,有的是按被观察者的位置来定位的,具体应用方式一般如下:1、被观察者是人时,讨论被观察者的左右是以被观察者的左右来确定的。2、被观察者为其他物体时,如苹果等等,讨论被观察者的左右问题,是以观察者的左右来确定的。3、被观察者是图片时,如果图片上是物体,按上面2中的方面确定。如果图片中是人,就会产生两种观察标准:问图片中某人的左边是谁,就是以某人为标准的。而问图片的左边是谁,就是以观察者为标准的。《左右》是前后上下的延续性学习。但认识左右比认识前后上下要困难一些。“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要具有更强的空间观念。扩展资料小学左右教学的难点和意义:“左右”这一小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目的是通过有趣的具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活动中领会左、右的意义。由于确定物体的位置与顺序是建立空间观念的一项基本内容,因此本小节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本小节的教学难点是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学生早已具有眼前、 背后、头上、脚下的空间观念,所以在学习“左右”时有一定的认知基础,而人体本身是左右对称的,识别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教材在编排时,分成两步:先结合人的行为习惯中不对称的动作来识记“左”和“右” ,然后再进一步体会:两人如果面向同一方向,他们所看到的左右的位置与顺序是一致的;如果面对面,他们看到的左右的位置与顺序是相反的。这一小节的教学, 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认识左右的意义, 不要把它作为知识点来讲解,而是在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获得体验和理解。

按观察者的位置来定位左右或按被观察者的位置来定位,具体应用方式如下:1、被观察者是人时,讨论被观察者的左右以被观察者的左右来确定。2、被观察者为其他物体时,讨论被观察者的左右问题,以观察者的左右来确定。扩展资料一年级学习分辨左右的意义(1)在认识左右的教学内容中,包含着对左右的相对性的认识。而左右的相对性对儿童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一般要在 7~9岁,才能逐渐形成以他人为标准辨别左右的能力。如果按此规律,学生在8岁时,也,就是在二~三年级时,学习左右相对性比较适宜。但考虑到学前教育,以及后续知识的学习等因素,教材把左右的相对性内容安排在一年级 下册。当然如果不涉及左右的相对性,这部分内容完全可以安排在一年级上册。考虑到左右的相对性在日常生活不可避免,因此有必要让学生初步感知体会,所以教材中安排了左右的相对性内容。(2) 一年级上册教学中,学生在没有认识左右时,就要回答类似“从左数起(或从右数起),谁在第几?”的问题,这时就要先辨别左右再数数。由于我们读书、写字等都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所以在教学序数时可以利用学生这些已有的生活经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解答:你好,我也是一年级数学教师我上过这个“左右“的内容在一年级上册中,这个左右到底是以具体人物(或事物)的左右为准还是以学生的观察视角为左右。也没有一个定论,所以我的看法是:两个都对等到2年级再继续学的时候,学生就能自觉分辨开看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小学一年级嗯课。关于左右的区分是这样的组就是你,左右右边就是你拿拿筷子的手撑着用拿筷子拿笔左就是那里的时候就是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