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很多的。简述是:1、生产生活资料极其丰富2、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改善3、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善4、国防力量日趋强大5、国际地位日益提高6、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强7、科技水平日益发展等。

一、经济跃上新台阶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提高。2017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9660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增长22.8倍,年均实际增长8.5%。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由1978年的200美元提高到2016年的8250美元,超过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在世界银行公布的217个国家(地区)中排名上升到第95位。2、财政实力显著增强。1978年,国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1132亿元,2017年达到172567亿元,1979年至2017年年均增长13.8%。3、经济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十一位;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左右,比1978年提高13个百分点左右。4、外汇储备大幅增长。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仅1.67亿美元,位居世界第38位,2017年末外汇储备余额达31399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5、城镇化稳步推进。2017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52%,比1978年末上升40.6个百分点;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2.35%,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缩小到16.17个百分点。二、基础产业跨越式发展1、工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2017年,钢材产量10.5亿吨,比1978年增长46.5倍;水泥产量23.4亿吨,增长34.8倍;汽车产量2902万辆,增长193.8倍。2、交通运输建设成效突出。2017年末,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7万公里,比1978年末增长1.5倍,其中高速铁路达到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60%以上。2017年末,公路里程477万公里,比1978年末增长4.4倍。3、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2017年末,全国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02.5部/百人;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移动宽带网,移动宽带用户达11.3亿户。三、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逐步形成1、外商投资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2017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310亿美元,比1984年增长91.3倍,年均增长14.7%。1979年至2017年,我国累计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达18966亿美元,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对外投资合作快速发展。201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不含银行、证券、保险)1201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41.1倍,年均增长30.6%。四、科技发展逐步壮大科技队伍发展壮大。2017年,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全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403.4万人年,比1991年增长5倍。按折合全时工作量标准,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在2013年超过美国,连续5年居世界首位。五、人民生活条件改善1、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974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实际增长22.8倍。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占全部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到8.1%。2、居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22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实际增长18倍,年均增长7.8%。居住条件显著改善。2017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比1978年增加30.2、38.6平方米。居民预期寿命由1981年的67.8岁提高到2017年的76.7岁。3、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共同发展。1978年至2017年,我国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3314个。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近4亿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参考资料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论述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十大成就 第1张

这很多的。简述是:1、生产生活资料极其丰富2、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改善3、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善4、国防力量日趋强大5、国际地位日益提高6、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强7、科技水平日益发展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十七大报告在对改革开放近30年的伟大历程进行回顾和总结时提出了一个重要判断,即“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判断,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以崭新的视角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中国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1987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一次会见外宾的谈话中提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的大轮廓,即20世纪末达到小康,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进而评价说,“如果达到这一步”,那就是“真正对人类作出了贡献”.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如果”,到十七大报告的上述肯定判断,中国社会的变化和进步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积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十七大报告关于中国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判断,是以以下事实为根据的.  1.中国的发展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的面貌.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基本达到小康、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等等,这一切只用了30年时间,被称为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而这一奇迹的创造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13亿中国人民.13亿中国人民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根本改变,这本身就是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  2.中国的发展为占世界人口3/4的发展中国家探寻到了一条可资借鉴的发展道路.人类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人类文明发展的两条主要道路和两种基本模式.资本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人类文明发展到社会主义阶段的重要环节.从人类文明整体发展进程看,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是不可逾越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正视一个历史事实:资本主义的整体发展和文明进步,固然与资产阶级及其制度自身的历史进步性有关,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其“整体文明”是以某种程度的与文明精神背道而驰的手段实现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只使少数国家在其历史发展中实现了“血淋淋”的“文明和进步”,而使大多数国家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状态.在资本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有些资本主义国家甚至变得愈发的贫穷和落后,世界范围内的两极分化的存在和不断加剧,也是占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恶作剧.  那么,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走什么道路、采取什么发展模式,才能实现真正的全面发展和文明进步呢?这是世界近现代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党从成立的那一刻起,就以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为己任,以对人类文明作出最大贡献为追求,对上述重大历史课题进行了不懈探索.虽然这一探索过程艰辛而曲折,但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满足、民主权利不断丰富和进一步落实、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等,足以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成功的道路.因为,它不仅解决了近代以来困扰我们的发展问题,重要的是,中国的发展为与中国有着类似经历的民族和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用邓小平同志的话讲,即为“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道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3.中国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得到了验证和空前展现.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其科学性主要在两个方面得到了体现和检验:一是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性质和运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资本主义必然发展到共产(社会)主义的历史趋势.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一般垄断,再到国家垄断和今天的全球化发展阶段,其内部的传统资本主义因素在丧失,倾向于社会主义的新社会因素在增长,这一历史事实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证明.二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不同国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不同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新的理论和实践形态,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原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时不同程度地解决了不同国家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生命力.  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发展,首先发生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这些国家在社会主义体制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谋国家发展、谋人民利益等问题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太多的问题,最终导致苏东剧变的发生,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质疑.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终结论”甚嚣尘上之时,邓小平同志却满怀信心地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中国的改革虽然也因为受到自身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而进入艰难时期,但中国共产党人顶住来自各方的挑战和压力,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南,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新的伟大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文明进步,用事实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4.中国的发展为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中一直处于边缘化境地,其主要表现有两点:一是对内,中国社会缺乏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体系,致使国家长期处于积贫积弱、缺乏活力和创新能力的状态;二是对外,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华文明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场外,参与权、表达权的自动放弃以及外来文明的野蛮挑战,使得我们在很长时期里没有对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一个大国应有的贡献.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改变了世人对中国“封闭、专制、落后、贫穷”等不良印象,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道路上一支重要的力量,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已经和正在为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作着举世公认的独特贡献

很多的。简述是:1、生产生活资料极其丰富2、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改善3、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善4、国防力量日趋强大5、国际地位日益提高6、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强7、科技水平日益发展等。 1

一、经济跃上新台阶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提高。2017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9660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增长22.8倍,年均实际增长8.5%。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由1978年的200美元提高到2016年的8250美元,超过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在世界银行公布的217个国家(地区)中排名上升到第95位。2、财政实力显著增强。1978年,国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1132亿元,2017年达到172567亿元,1979年至2017年年均增长13.8%。3、经济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十一位;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左右,比1978年提高13个百分点左右。4、外汇储备大幅增长。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仅1.67亿美元,位居世界第38位,2017年末外汇储备余额达31399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5、城镇化稳步推进。2017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52%,比1978年末上升40.6个百分点;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2.35%,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缩小到16.17个百分点。二、基础产业跨越式发展1、工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2017年,钢材产量10.5亿吨,比1978年增长46.5倍;水泥产量23.4亿吨,增长34.8倍;汽车产量2902万辆,增长193.8倍。2、交通运输建设成效突出。2017年末,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7万公里,比1978年末增长1.5倍,其中高速铁路达到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60%以上。2017年末,公路里程477万公里,比1978年末增长4.4倍。3、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2017年末,全国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02.5部/百人;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移动宽带网,移动宽带用户达11.3亿户。三、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逐步形成1、外商投资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2017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310亿美元,比1984年增长91.3倍,年均增长14.7%。1979年至2017年,我国累计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达18966亿美元,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对外投资合作快速发展。201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不含银行、证券、保险)1201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41.1倍,年均增长30.6%。四、科技发展逐步壮大科技队伍发展壮大。2017年,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全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403.4万人年,比1991年增长5倍。按折合全时工作量标准,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在2013年超过美国,连续5年居世界首位。五、人民生活条件改善1、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974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实际增长22.8倍。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占全部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到8.1%。2、居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322元,扣除价格因素,比1978年实际增长18倍,年均增长7.8%。居住条件显著改善。2017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比1978年增加30.2、38.6平方米。居民预期寿命由1981年的67.8岁提高到2017年的76.7岁。3、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共同发展。1978年至2017年,我国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3314个。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近4亿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参考资料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总体来看,历经40年的渐进式改革开放,促使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了以下四个伟大转变,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一是从经济发展看,实现了从封闭型经济弱国向开放型全球经济大国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依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念,我们渐进式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乡镇企业发展、城市国有企业、外商投资、金融服务、科技管理体制、经济特区等相关制度的改革,逐渐明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政府与市场、国家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全面调动了生产者积极性,激发了经济活力,完成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共同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增长了226倍,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GDP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978年不足2%,增长到2016年的15%左右,稳居世界第二位。可以说,当今中国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全球性经济大国。二是从治国理政看,实现了从单极化传统管理向现代公共服务型治理的转变。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必然对国家的政府管理体制、传统管理理念、社会管理能力等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不断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释放的活力、社会流动性增加、科技互联网技术崛起、多元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等趋势,协调推进党的自身建设、重塑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政府组织结构、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成为中国渐进式改革开放的政府逻辑与基本内容。中国治国理政模式实现了“权威—民主—法治”的动态平衡,基本形成了以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为核心职能,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为框架和以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共建共治共享、公共服务型现代治理新模式。截至2017年底,国务院部门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3以上,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精简85%。资质资格认定事项压减44%,多数省份行政审批事项减少50%-70%;中共党员总数达到8779.3万,党的组织达到436万个;全国社会组织数量突破80万个;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达到66.2万个;经过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达到173569个。三是从城乡结构看,实现了从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富足的城乡融合型社会转变。1978年,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总人口80%的典型农业型国家。此后,经过采取加大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城市单位体制、设立经济特区、增设开放城市等改革创新,把农民从原有的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开始流向大中型城市,整个社会呈现出高度的流动性,中国社会走上了现代城市化发展之路,城市活力进一步释放。截至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8%的水平,一半以上的人口成为城市市民,并且产生了一大批人口超过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以及人口高度密集、经济一体化的超大城市区域,创造了新的财富、新的产品、新的文明、新的生活方式。对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转变成一个以城市居民为主的国家,同时以高铁、互联网为主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得不说是巨大的成绩。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乡村领域的具体落实。未来中国社会,将是一个城乡互动共融、协调发展的城乡融合型新社会。四是从社会民生看,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整体性转变。通过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的全方位改革,为广大民众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和发展机会,不断改善民生,不断增加收入,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富裕、幸福、文明的美好新生活,这是改革开放的初心,也是40年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就之一。最典型的就是中国的减贫事业,使得7亿多人口脱离了极端贫穷,为世界的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变化更证明了这一点,1978年时,城镇居民家庭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11元,恩格尔系数为57.5%,到2017年时,分别变为了24445元(增长了78倍)和28.6%;1978年农村居民家庭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16元,恩格尔系数为67.7%,到2017年时,分别变为10955元(增长了94倍)和31.2%,城乡居民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开始走向更加富裕、多元化消费的生活。新时代,随着交通、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创业、文化、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进一步建设,人民对生活的追求从“有没有”变成了“好不好”,高品质生活开始成为新的追求目标。

总体来看,历经40年的渐进式改革开放,促使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了以下四个伟大转变,取得了历史性成就:1. 从经济发展看,实现了从封闭型经济弱国向开放型全球经济大国的转变。2.从治国理政看,实现了从单极化传统管理向现代公共服务型治理的转变。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这个剧情还不错的,挺好看的,我有,感兴趣的话可以看我的看我 简介哦了解一下哦

总体来看,历经40年的渐进式改革开放,促使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了以下四个伟大转变,取得了历史性成就:1. 从经济发展看,实现了从封闭型经济弱国向开放型全球经济大国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依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念,我们渐进式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乡镇企业发展、城市国有企业、外商投资、金融服务、科技管理体制、经济特区等相关制度的改革,逐渐明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政府与市场、国家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全面调动了生产者积极性,激发了经济活力,完成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共同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增长了226倍,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GDP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978年不足2%,增长到2016年的15%左右,稳居世界第二位。可以说,当今中国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全球性经济大国。2.从治国理政看,实现了从单极化传统管理向现代公共服务型治理的转变。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必然对国家的政府管理体制、传统管理理念、社会管理能力等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不断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释放的活力、社会流动性增加、科技互联网技术崛起、多元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等趋势,协调推进党的自身建设、重塑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政府组织结构、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成为中国渐进式改革开放的政府逻辑与基本内容。截至2017年底,国务院部门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3以上,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精简85%。资质资格认定事项压减44%,多数省份行政审批事项减少50%-70%;中共党员总数达到8779.3万,党的组织达到436万个;全国社会组织数量突破80万个;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达到66.2万个;经过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达到173569个。3.从城乡结构看,实现了从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富足的城乡融合型社会转变。1978年,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总人口80%的典型农业型国家。此后,经过采取加大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城市单位体制、设立经济特区、增设开放城市等改革创新,把农民从原有的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开始流向大中型城市,整个社会呈现出高度的流动性,中国社会走上了现代城市化发展之路,城市活力进一步释放。截至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8%的水平,一半以上的人口成为城市市民,并且产生了一大批人口超过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以及人口高度密集、经济一体化的超大城市区域,创造了新的财富、新的产品、新的文明、新的生活方式。4.从社会民生看,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整体性转变。通过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的全方位改革,为广大民众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和发展机会,不断改善民生,不断增加收入,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富裕、幸福、文明的美好新生活,这是改革开放的初心,也是40年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就之一。最典型的就是中国的减贫事业,使得7亿多人口脱离了极端贫穷,为世界的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不知道!我只知道改革开放前,我一月的工资在三线城市能买十平米左右的房子。又干了几十年,同样是不吃不喝,现在一月的工资还不够买一平米的房子。

论述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十大成就 第2张

开山建厂。开山建高速公路。建设地铁。以及等等吧。

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就,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传承发展了革新开放的文化传统,使中华民族最大程度上接近了复兴的目标。中华民族在辉煌的时期,有两个标识,一是以经济为基础的国力昌盛,二是对世界有较大的贡献。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就切实推动了中国综合国力迈入世界前列。我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我国经济总量翻了两百多倍,稳居世界第二,对全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使得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逐渐接近!

弘扬中国精神,就是要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用中国历史培植中国精神的根.第一,增强爱国的深厚情感。第二,确立报国的崇高志向。第三,培养建设祖国的聪明才智。第四,坚持报效祖国的积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