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话剧(郭沫若和他的历史剧)

国家博物馆“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蜡像艺术展”蜡像郭沫若

介绍

郭沫若话剧(郭沫若和他的历史剧) 第1张

在20世纪的中国,郭沫若是一个对现当代民族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人。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作家。他知识渊博,才华横溢。他一生写过不少于2000万字。他在文学、历史、考古、古文献学、翻译、古籍整理、书法等方面都有成就。

除了“五四”时期的新诗创作,郭沫若在文学领域的成就还有历史剧创作。他的历史剧虽然不多,但在他所有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都不小。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始于20年代初。 1921年出版历史剧《苏武李陵》楔子; 1923年,创作了第一部完整的历史剧《卓文君》;后来又写了《王昭君》等。但他的历史剧真正引起轰动的是1940年代。

“屈原”创作的由来

1940年代初期的中国是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蒋介石被动抗日,但对陕北解放区加强了军事和经济封锁。 1941年1月,“皖南事变”震惊中外。为了打破白色恐怖,周恩来提议在1941年11月给当时只是“无党派民主人士”的郭沫若50岁生日(假想年龄)。

为庆祝郭沫若诞辰50周年,重庆文艺界贡献了两部话剧,一部是杨汉生的《天上春秋》,一部是郭沫若改编的早期作品《唐地之花》。因为《唐地之花》突出地赞美正义,很多观众看了三四遍,周恩来看了七遍。 《唐地之花》的成功极大地激发了郭沫若创作历史剧的热情。

有人建议郭沫若以屈原为题再写一篇剧情,他爽快的答应了。 1942年元旦,郭沫若还没有开始写作,报纸上就已经宣布:“今年会有《哈姆雷特》《奥赛罗》类型的历史剧。”周恩来得知此事,专程前去拜访,说:屈原这个题材不错,因为屈原被迫害,所以愤愤地写了《离骚》。 “皖南事变”后,我们也受到迫害。写这出戏很有意义。郭沫若还认为,“当今中国乃至当今世界,是美与邪、道德与非道德斗争最激烈的时代,也是最需要奋斗精神的时代。维护和发展……现实最迫切的要求是,文学和艺术必须发挥其反纳粹、反法西斯武器的作用,对抗一切暴力侵略者。”他决定将时代的怒火重燃到屈原时代。

郭沫若话剧(郭沫若和他的历史剧) 第2张

皖南事变周恩来题词

《唐地之花》剧照

《屈原》创作亮点

郭沫若话剧(郭沫若和他的历史剧) 第3张

《口口望屈原》创作于1942年1月2日至11日,1942年3月文林出版社出版,同年4月上演。郭沫若10天创造经典。写这部戏的时候,郭沫若的精神状态非常激动。他觉得“这几天头脑很清楚,没有其他偶然的障碍。写出来的时候会意气风发,奔波于笔。这种现象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真的很愉快。”他一边写,一边把稿子送到文工委去刻蜡纸油印,蜡纸刻字经常跟不上他的书写速度。

《屈原》手稿之一

《屈原》文林出版社1942年出版(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图)

郭沫若话剧(郭沫若和他的历史剧) 第4张

《屈原》上映后,郭沫若经常邀请导演陈立亭、演员金山、白洋、张瑞芳等人到他家做客,有时周恩来也在场。郭沫若给大家介绍了剧情大纲,还想了想解释。师弟背诵剧本,时而大笑,时而义愤填膺,时而窃窃私语。 《屈原》演出前,在演员金山家的晚宴上,几瓶酒端上来后,郭沫若被众人敬酒。他的脸涨得通红,眼眶有些发烫,他主动给大家做个杂耍——背诵《雷霆颂》,对饰演屈原的金山说:“听听我的感受,”他开始坐在地上。慢慢的背诵,随着诗句的展开,他的心情越来越激动,仿佛那雷鸣般的巨浪从他的胸膛里涌了出来。 ,劈吧,劈吧,劈吧,这比铁还强的黑暗,劈吧,劈吧,”说到这里,郭沫若大步跳上床,在床上蹦蹦跳跳,很是兴奋。演员们都被郭沫若的气场给吓坏了,白床单也因此吃亏,但金山反复说“值得,值得”。

郭沫若还打算将剧本交给《中央日报》副主编孙福元出版。有朋友提醒他稿子会不会“麻烦”,他回答说:“在我打碎花瓶之前,国民党报得替我把剧本登出来。” (郭沫若这里所说的花瓶,指的是国民党。制作他的文工委主任,其实是一个摆设。)果沫若预料,1942年1月24日至2月7日,剧本《屈原》连载于《中央日报》副刊。国民党中宣部副部长潘公展看完后,看到作者春秋作风,大发雷霆,严厉指责部下:“你们是怎么做到的?我们的报纸公开发表了诅咒我们的东西。 ”订单立即被取消。孙福元主编。

《屈原》表演

1942年3月上旬,中国剧团等组织正式排练《屈原》。 4月3日,《屈原》在重庆柴家巷国泰剧院首映,导演陈礼廷饰演金山,屈原饰演金山,白杨饰演南侯,顾耳已饰演楚淮王,石禹饰演宋玉,史超饰演上官大夫靳尚,张瑞芳饰演陈娟。

1942年历史剧《屈原》剧照

郭沫若话剧(郭沫若和他的历史剧) 第5张

郭沫若、于立群与《屈原》导演陈立亭(左前1)、演员金山(左后5)、白洋(左后4)、顾二一(左后6)等合影在舞台上。

《屈原》重庆首播17天,场馆爆满,轰动一时。当时有媒体报道称:“太好了,史无前例……绝唱。”许多人甚至专程从成都和贵阳赶来观看演出。整个山城都沸腾了。无论是在学校,在路上,还是在渡口、车站旁,都经常能听到戏曲《屈原》中的台词:“风,吼,吼,用力吼,嗯,……炸了。” ..” 人们在观看《屈原》后,一连几天都沉浸在《屈原》的情感氛围中,一遍遍的背诵《雷电颂》。

郭沫若几乎每天都在演出现场,琢磨台词,观察观众的反应,也由此引发了《一字之主》的故事:

有一次,郭沫若在观众席上观看了自己的历史剧《屈原》的表演。第五幕第一幕,他听到蝉卷对宋玉大吼:“宋玉,我好恨你,你辜负了她的丈夫。”教训,你真是个没骨气的文人,”

郭沫若话剧(郭沫若和他的历史剧) 第6张

郭沫若闻言,觉得骂的还不够,就到后台去和蝉娟商量。

“你看,在'无骨'后面加上'无耻'这两个字,体重会不会增加?”郭沫若问演员。

一个正在化妆的演员突然打断道:

“不如把'你是'改成'你这个','你是个没骨气的文人',这个好吃又强大,”

郭沫若一想,就觉得妙不可言。这个词的变化,真把这句话说活了,灿娟的怨恨无法言喻,忍不住拍了拍手,感叹道:“好啊好啊,好帅啊,”

这件事在著名学者郭沫若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还为此写了一篇题为《一字之师》的文章,表达了自己对一字之师的看法。值得赞赏。

《屈原》上演大获成功。在“屈原”庆典晚会上,周恩来充分肯定了自己在抗日战争中的宣传鼓动作用。 “屈原从来没有写过这样的诗,也不可能写出来。这是郭沫若被屈原说的,他自己心里的委屈就很好。”他还称赞说:“在持续的反共高潮中,我们趁着国民党反动派的机会,在话剧舞台上拉开了差距。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郭沫若同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来,毛泽东在《致延安坪戏院的信》中说,看完《逼上凉山》,还称赞“郭沫若在历史剧方面做得很好”。

郭沫若话剧(郭沫若和他的历史剧) 第7张

抗战六大历史剧

郭沫若话剧(郭沫若和他的历史剧) 第8张

在《屈原》之后,郭沫若写了《虎符》,暗指国民党的内外政策,如魏安礼王的“被动反秦”。后来写了《高监礼》,火药味比《虎符》还浓,秦始皇暗指蒋介石。后来又发行了《孔雀胆》和《南冠草》。也就是说,从1941年到1943年,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创作了六部历史剧。

郭沫若话剧(郭沫若和他的历史剧) 第9张

抗战时期,郭沫若完成了《唐帝之花》、《屈原》、《虎符》、《高监礼》(原名“朱”)等历史剧的创作。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供图)

郭沫若的六部历史剧都是根据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改编的。共同的思想是主张团结抗争,反对分裂投降。这非常符合当时联合抗战的需要。历史为前行,“必须流更多有志之士和仁人之血,浇灌这片现实的扁桃。”郭沫若的历史剧创造了中国文艺界的又一高峰。江孔阳在《实相桃花——郭沫若史剧》一书序言中评论道:“(《屈原》)思想上不够深刻,艺术上不够完美。但是,有很强的生命力,不仅有着震撼的精神力和艺术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唤醒了一个如雷霆、如暴雨般的时代,他们清理了一个时代,适应了时代的需求和呼唤。时代,他们取得了不朽的历史地位。”

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蜡像艺术展”中,“郭沫若”蜡像陈列选择了《雷电颂》的文字和雷电图画作为背景。也是一种尝试,将观众带入那个时代,感受作者的英雄主义。无拘无束、振奋人心的爱国主义精神。

国家博物馆“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蜡像艺术展”中的“郭沫若”蜡像陈列设计。 (摄影:作者)